详细介绍
康巴尔汗·艾买提(1922~1994),维吾尔族。舞蹈家。康巴尔汗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噶尔(喀什)一个民间歌舞艺人家庭,“天山之花”康巴尔汗号称“新疆第一舞人”。
康巴尔汗出生在素有“歌舞海洋”之称的新疆——喀什,这里流传着“会说话就会唱歌,会走路就会跳舞”的民间谚语。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,康巴尔汗从小就显露出舞蹈才华。1927年因生活窘困,全家投亲到苏联卡孜勒宽孜城。1935年考入乌兹别克斯坦芭蕾舞学校,因学习成绩优异,两年后被选为塔什干红旗歌舞团演员。曾在苏联阿拉木图舞蹈学校、莫斯科舞蹈学院学习。她参加过大型歌舞剧《安娜尔汗》中的独舞《划船曲》的表演,以及三人舞、集体舞领舞的演出;初露才华,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欢迎。1939 年考入莫斯科音乐舞蹈艺术学院,主要学习乌克兰民间舞、俄罗斯古典舞和民间舞以及阿塞拜疆的舞蹈。在学习期间,曾在克里姆林宫与苏联著名舞蹈家Г.С. 乌兰诺娃等同台演出。她表演的维吾尔族独舞《林帕黛》,在国际舞台上获得声誉。1941年毕业后,回到塔什干红旗歌舞团。她在舞蹈艺术上的成就,至今在塔什干等地还有较大声望。
康巴尔汗于1942年4月回到祖国,5月参加了在迪化(今乌鲁木齐)举行的14个民族的歌舞比赛。她和妹妹古丽列然木表演的《林帕黛》和《乌夏克》等舞蹈 ,荣获第1名。1947年9月,随新疆青年歌舞团赴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台湾等地演出 ,得到了好评,被称为“新疆之花”。在上海期间,与梅兰芳和戴爱莲进行了艺术交流。
1949年,康巴尔汗在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的文艺晚会上演出,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鼓励,她表演的《打鼓舞》、《盘子舞》、《林帕黛》等舞蹈被拍入 影片《各民族大团结万岁》之中。 1950年,康巴尔汗以新疆代表的身份到北京,参加国庆活动,曾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。50年代初期,她编创了舞蹈《抗美援朝》、《解放的姑娘》,改编了《解放军舞》。1956年,随中国舞蹈考察团赴苏联访问。历任西北艺术学院民族系主任,新疆学院艺术系主任,新疆艺术学校副校长,新疆舞蹈家协会主席,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,中国文联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四至六届政协副主席。是第四至六届全国政协委员。
在全国第四届文化艺术界代表大会上,康巴尔汗被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、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。她还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舞蹈家协会主席、自治区文联副主席。由于她对我国舞蹈艺术事业的卓越贡献,1992年10月,还成立了以康巴尔汗命名的艺术基金会,1994年3月,康巴尔汗不幸逝世。
编辑本段
成就
康巴尔汗妩媚中见凝重的舞风更使观者为之倾倒,被誉为“新疆的梅兰芳”。
康巴尔汗自幼受维吾尔族歌舞艺术的薰陶,善于从音乐中捕捉舞蹈形象。在表演中,她的每一个舞姿,都是表达一种感情的语言,并具有特定的意义,使音乐、 舞蹈统一于诗的意蕴之中。她的舞蹈风格端庄高雅、潇洒俊逸、轻盈流畅,使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美。
维吾尔著名舞蹈家——康巴尔汗是现代维吾尔族舞蹈的集大成者,是杰出的艺术大师。她率先将自然传衍的新疆维吾尔等各民族舞蹈,加工成精美的舞台艺术,《盘子舞》、《林帕特》等倾倒天山内外、大江南北。
康巴尔汗表演的“尼木帕旦”(意为二分之一拍,即快节奏舞)、“地力哈拉吉”、“乌夏克”(十二木卡姆之一)等典型的维吾尔族传统舞蹈,深受人们的欢迎。
编辑本段
教学
康巴尔汗 1950年,康巴尔汗任西北艺术学院民族系主任,开始了她的舞蹈教育事业。她热爱舞蹈教育,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艺术经验和技能传授给青年一代,为西北 各民族培养了许多舞蹈人才。 1954年,她到新疆艺术学校继续从事教学工作。 在长期的艺术教育中,先 后培养了7 届舞蹈毕业生,输送到各地文艺团体。有些已成为舞蹈艺术事业中的 骨干,如伊甫拉音江、海力且姆、再那甫·沙比提和热娜等。
康巴尔汗历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副主席、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、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新疆分会副主席、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、中国舞蹈 家协会新疆分会主席等职。